重中医学会﹝2023﹞4号
关于公布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名单的通知
各区县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团体会员及有关单位:
我市开展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整理研究工作以来,经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溯源调查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巴渝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申报,全市共有55个单位和个人提供了设立学术流派相关信息资料。按照全市中医学术资源整合,传承代系为构架,学术思想为核心,著作论文为基础,流派影响为支撑的原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整理研究办公室审核,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整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全市设立14个中医药学术学派及16个分支流派。现将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1.巴渝中医药学术学派及分支流派名单
2.关于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有关情况的说明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
2023年4月20日
附件1 巴渝中医药学术学派及分支流派名单 | |||||
流派名称 | 流派相关单位 | 主要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 | |
巴渝中医内科学派 | 一、巴渝中医内科学派 | 内科专业委员会、西南医院 | 张荣华 | 13072302411 | |
1.江津中医内科杂病流派 | 中医科普专业委员会、江津区中医药学会、江津区中医院 | 邓玉霞 | 13509412810 | ||
2.巴渝冉氏中医内科流派 | 万州区中医药学会、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巫山县中医院 | 王 维 | 13060281588 | 已建工作室 | |
3.巴渝中医风湿病流派 | 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西南医院 | 方勇飞 | 18696620885 | ||
4.重庆中医急症流派 | 急诊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任 毅 | 13983875977 | ||
5.巴渝中医肾病流派 | 肾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熊维建 | 13628371818 | ||
6.巴渝中医脾胃病流派 | 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田锋亮 | 15923591761 | ||
巴渝正骨学派 | 二、巴渝正骨学派 | 骨伤专业委员会、永川区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 彭志财 | 13883192833 | |
1.燕青门正骨派 | 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 | 朱怀宇 | 13908300120 | 已建工作室 | |
2.渝州正骨骨伤流派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 文 化 | 13508389080 | ||
3.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流派 | 涪陵李志沧中医骨伤医院 | 李朝阳 | 13509463888 | ||
4.郭昌毕中医正骨疗伤流派 | 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 | 郭小惠 | 15736577773 | ||
5.三江骨伤流派 | 合川区中医药学会、合川区中医院 | 雷祯斌 | 18996117982 | ||
巴渝针灸 推拿学派 | 三、巴渝针灸推拿学派 | 推拿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 刘渝松 | 13608386468 | |
1.郭氏筋伤流派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 郭 亮 | 13883531086 | 已建工作室 | |
2.巴渝正骨推拿流派 | 重庆市中医院 | 周 杰 | 13983905720 | ||
3.巴渝王氏针灸流派 | 重庆市中医院 | 苟春雁 | 15823021767 | 已建工作室 | |
4.巴渝陈氏推拿流派 | 铜梁区中医药学会、铜梁区中医院 | 唐建华 | 13637878116 | ||
5.巴渝忠州针刀流派 | 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忠县中医医院 | 陈永亮 | 13996523666 | ||
其他专业学派 | 四、巴渝张氏中医外科脉痹疮疡学派 | 重庆市中医院 | 周小莉 | 13452086109 | 已建工作室 |
五、巴渝中医肿瘤学派 | 肿瘤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 | 邱 敏 | 13983922797 | ||
六、巴渝中医五官科学派 | 眼耳鼻喉专业委员会、永川区中医院 | 毛得宏 | 13883160783 | ||
七、巴渝涪陵伤寒学派 | 涪陵区中医药学会、涪陵区中医院、仲景专业委员会 | 文金明 | 13983332156 | ||
八、夔门郑氏温病学派 | 万州区中医药学会、三峡中心医院、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 | 郑邦本 | 15825907907 | ||
九、巴渝中医文化教育学派 | 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重庆中医药学院 | 洪 蕾 | 13368155137 | ||
十、马派中医传承 | 络病专业委员会、民政康复医院 | 何 冠 | 13896432866 | ||
十一、巴渝中医肛肠学派 | 肛肠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徐 月 | 13627661756 | 已建工作室 | |
十二、巴渝中医儿科学派 | 儿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郑 珊 | 13637990383 | ||
十三、巴渝中医妇科学派 | 妇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 | 翁双燕 | 13452892662 | ||
十四、巴渝中药学派 | 中药专业委员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中药种植研究所 | 杨大坚 | 18908350041 |
附件2
关于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有关情况的说明
我市开展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整理研究工作以来,经2022年巴渝中医药学术流派溯源调查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巴渝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申报,全市共有55个单位和个人提供了设立学术流派相关信息资料。学会于3月3日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初步评审,有40个流派资料基本符合立派条件。经学会秘书处复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流派名称不合适,立派传承代系主要医家不属巴渝中医范畴;二是一个单位有两个以上立派人申报同一类型流派,流派传承代表人大致相同;三是同一类型流派有几个单位申报,流派传承代表人互相交叉;四是立派医家代表资历较浅,代表性不强;五是所立流派无明确的学术思想、无专著和重要论文。
根据以上情况,本着立足全市统筹,学术资源整合,传承代系为构架,学术思想为核心,著作论文为基础,流派影响为支撑的原则,经巴渝中医学术流派整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研究,对巴渝中医学术流派立派提出了调整意见,并说明如下:
中医内科学派:由内科专业委员会提出的《巴渝中医内科学派》为内科主体学派。以下6个为分支流派:
(一)将江津区中医药学会,江津区中医院提出的《巴渝中医内科杂病流派》、《渝州周氏内科学术流派》、《巴渝江津脾胃病流派》整合为《江津中医内科杂病流派》。
(二)将万州区中医药学会、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提出的《巴渝冉氏内科流派》(已建工作室)、巫山县中医院提出的《冉雪峰中医传承》整合为《巴渝冉氏中医内科流派》。
(三)将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西南医院提出的《巴渝风湿病》,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渝州痹病学派》整合为《巴渝风湿病流派》。
(四)确认设立由急诊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重庆中医急症流派》。
(五)确认设立由肾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中医肾病流派》。
(六)确认设立由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中医脾胃病流派》。
二、中医骨科学派:将骨伤专业委员会、永川区中医院、提出的《彭氏骨伤流派》整合更名为《巴渝中医骨科学派》为骨科主体流派。以下5个为分支流派:
(一)确认设立由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提出的《燕青门正骨派》(已建工作室)。
(二)确认设立由重庆中医骨科医院提出的《渝州正骨骨伤流派》。
(三)确认设立由涪陵李志沧中医骨伤医院提出的《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流派》。
(四)确认设立由重庆郭昌毕中医骨科医院提出的《郭昌毕中医正骨疗伤流派》。
(五)确认设立由合川区中医药学会、合川区中医院提出的《三江骨伤流派》。
三、针灸推拿学派:确认设立由推拿按摩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提出的《巴渝针灸推拿按摩学派》为主体学派。以下5个为分支流派:
(一)确认设立由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提出的《郭氏筋伤流派》(已建工作)。
(二)确认设立由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正骨推拿流派》。
(三)确认设立由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王氏针灸流派》(已建工作)。
(四)确认设立由铜梁区中医药学会、铜梁区中医院提出的《巴渝陈氏推拿流派》。
(五)将忠县中医院提出的《忠州纯针刀流派》整合更名为《巴渝忠州针刀流派》。
四、将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张氏中医外科流派》更名为《巴渝张氏中医外科脉痹疮疡学派》(已建工作室)。
五、将肿瘤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中医肿瘤流派》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出的《巴渝中医肿瘤攻癌固真流派》整合为《巴渝中医肿瘤学派》。
六、将眼耳鼻喉专业委员会、永川区中医院提出的《毛氏五官流派》整合更名为《巴渝中医五官学派》。
七、将涪陵区中医药学会、涪陵中医院涪陵区中医药学会提出的《涪陵伤寒流派》整合更名为《巴渝涪陵伤寒学派》。
八、将万州区中医药学会、三峡中心医院提出的《郑氏温病学派》整合更名《夔门郑氏温病学派》。
九、将肛肠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枯痔疗法》整合进《巴渝中医肛肠学派》(已建工作室)。
十、将儿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文仲渝流派》整合更名为《巴渝中医儿科学派》。
十一、确认设立由妇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医院提出的《巴渝中医妇科学派》。
十二、确认设立由文化专业委员会、重庆中医学院提出的《巴渝中医文化教育学派》。
十三、确认设立由络病专业委员会、民政康复医院提出的《马派中医传承》。
十四、确认设立由中药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提出的《巴渝中药学派》。
经过调整,巴渝中医学术流派设立14个学派,内科、骨科、推拿针灸学派设16个分支流派。有6个流派已建国家和市级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附件: